如果说以前中国在南海和边境问题上,总是被拉着打擂台,那现在,局势变了,这回轮到中国出招环球策路,主动上了桌,还不是随便摆个姿态,而是认真地下了一盘“高阶棋”。
9月17日,就在中菲关系论坛上,高志凯拿出一个让在场菲律宾代表都脸色一变的观点——“东经118度线”,说这才是划定菲律宾国家边界的关键线,现场气氛立马变了味。
这条线不是刚发明出来的“新概念”,而是从100多年前西方列强之间签订的条约里翻出来的老底,意思也很简单:你菲律宾的国家边界,是美国当年从西班牙手里买来的那一块地,最西边就是这条线。
一句话,把菲律宾给问住了
说实话,这一招打得相当漂亮,不是靠军舰,也不是靠喊口号,而是把你建国时自己签的“租房合同”拿出来摆在桌上,问你一句:“你是不是认的?”
如果你说认,那不好意思,你现在说的那些“领海主张”就得收回去;如果你说不认,那你当年独立的合法性,是不是得重新拿出来解释一下?
这不是简单地“反驳”对方,而是直接从法理根上拉出一根线,让你无论怎么走,都绕不开这根“绊脚绳”。
从那天起,菲律宾的媒体就开始有点坐不住了,一边在各种场合继续喊着“南海主权”,一边又不得不翻箱倒柜找历史资料,看看能不能“补一刀”,但问题是,条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,不是谁靠着喊得响就能改的。
中国这回不是用“力量压制”,而是用“规则反制”,更关键的是,这套打法,菲律宾还真不太好接。
你说自己有“主权”,那得有证据吧,可你自己国家以前的地图都没把黄岩岛画进去,怎么突然就“变成自己家的了”?
你说历史上渔民常去,那中国渔民去得更久,讲到底,菲律宾的“话术”,其实很多时候是靠情绪堆起来的,一旦进入法律和历史的层面,底子就有点薄。
而这次中国学者不但讲得明明白白,还拿出了原始条约复印件、旧地图,甚至连菲律宾自己早年的官方文件都被翻了出来。
这等于说,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,不是来“吵架”的,而是来“办案”的,你要讲理,我们就把理摆清楚;你要玩情绪,那我们就让你自己和自己打架。
更有意思的是,这种打法不仅让菲律宾有点“头大”,还把周围那些在南海问题上蠢蠢欲动的国家也吓了一跳。
因为他们很多的“主权主张”环球策路,不少都是胡咧咧的,如果连菲律宾这样的“典型案例”都被打得哑口无言,那其他国家恐怕也得重新掂量掂量。
不只是菲律宾,印度也中招了
其实,这种打法不只针对菲律宾,高志凯在之前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,就顺带提了一嘴类似的思路,他说,既然印度能拿英国殖民者划的线当边界,那中国为什么不能拿更古老、更有历史根基的线来说事?
这听着好像在“抬杠”,但其实是抛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你不能一边说反对殖民主义,一边又死死抱着殖民者留下的地图不放,这逻辑要是讲不通,那你自己都得被你自己绕进去。
所以说,不只是菲律宾寝食难安,这种“换打法”让印度也得头疼起来,过去他们喜欢用“国际秩序”来压中国。
现在中国开始用他们自己认可的那一套规则,把问题反打回去,让他们自己来回答:“你说这个线合理,那我们也有线,我们的线怎么就不行了?”
这种打法的高明之处在于,它不是简单地否定对方,而是用对方认可的语言、方式、逻辑去和你讲理,让你无法用“情绪牌”来糊弄过去,你不回应吧,显得没底气;你回应吧,又容易露出破绽。
这才是“高阶打法”的含金量
说到底,这就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懂得“怎么说话”,不是一味地硬碰硬,也不是被动解释,而是主动出题,过去我们总是在“应对”,现在我们开始“设局”。
你说讲国际法,那我们来翻条约;你说讲历史,那我们来翻档案;你说讲现实,那我们来翻地图,一步步把对方推到一个“自我否定”的死胡同里,让他们自己说不清楚。
这套打法,不靠硬压,而靠智取,不靠喊口号,而靠翻文件,不靠情绪动员,而靠逻辑闭环,它既有力道,又有分寸;既不激化矛盾,又让对方骑虎难下。
而且,最关键的是,这不是用来“吓唬人”的,而是用来“立规矩”的,中国通过这种方式,向世界表明:我们可以讲理,而且讲得比你还清楚;我们可以讲法,而且讲得比你还规范;我们可以讲历史,而且讲得比你还扎实。
一招鲜,吃遍天?
现在的问题是,这种打法是不是可以复制?答案是肯定的。
中国这几年在边界问题上,越来越重视“规则体系”的建设,不再满足于“回应争议”,而是主动去“定义问题”,就像这次的“东经118度线”,看似只是一个“学术观点”,实则是一次“战略宣示”。
你不愿回应,那就等着国际社会慢慢接受这个新框架;你愿意回应,那就得跟我们在条约和历史层面掰扯清楚,不管怎么选,对中国来说都是不亏的。
而且,这种打法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它“成本小、效果大”,不用出动舰队,不用开记者会,只需要一场论坛,一份文件,就能把对方逼到墙角。
这也正是让菲律宾“睡不着觉”的地方:你不知道中国下一步会不会再抛出什么“新概念”,也不知道这种打法会不会被推广到其他争议区域,你唯一能做的,就是赶紧补课、补档案、补逻辑,试图在“国际规则”的战场上站稳脚跟。
但问题是,这场比赛,中国已经跑在前头了。
不是“碰瓷”,是真有理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这次打法,并不是为了“打脸”谁,而是为了让本就该有的道理说得更响亮一些,过去太多国家靠“先喊先赢”,在国际场合上大打感情牌,而中国一直比较克制,总想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
可现实证明,有时候你不主动说,别人就会不停地造,你不去讲法,别人就会拿“假法”来骗,你不去讲历史,别人就编个故事给你听。
这次换打法,其实就是换了个思路:既然你喜欢讲法理,那我们就来个“真刀真枪”的法理较量;既然你想玩规则,那我们就来个“谁更懂规则”的游戏,讲得明白了,大家都服气;讲不明白,那你就得自己找补。
说到底,这不是“打嘴仗”,而是“打规则”,谁能拿出证据,谁就占上风;谁能讲出逻辑,谁就掌握主动。
最后的话:这盘棋,还没完
“东经118度线”这步棋,表面上是一场论坛发言,实际上是一场战略布局的开端,它不仅让菲律宾陷入尴尬,也让整个南海问题的讨论方向开始出现变化。
中国这次不再只是“回应某某说了什么”,而是“提出该怎么说”,不再只是“解释我们为什么这样”,而是“反问你凭什么那样”,这种主动出击的姿态,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成熟的表现。
接下来,这种打法可能会被运用到更多场合,不是为了“争”,而是为了“定”,不是为了“压”,而是为了“理”,这才是真正的“高阶打法”,不是让你怕,而是让你服。
而那些曾经靠着“舆论操控”和“法理包装”肆意挑衅中国的国家环球策路,也该意识到:现在的中国,不光能讲道理,还能讲得让你无话可说,这才是真正让人晚上睡不着觉的地方。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